2025-07-19 15:05:50 | 人围观 | 评论:
7 月 12 日清晨,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“三下乡” 社会实践团的青春身影,踏着晨曦走进当地敬老院。这场以 “关爱老人、传递温情” 为主题的志愿服务,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公益行动,更是青年一代用实际行动践行 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 传统美德的生动实践,在为老人送去温暖的同时,也让敬老爱老的文明火种在青春接力中焕发新的光彩。
抵达敬老院后,实践团成员迅速投入环境卫生清扫。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、抹布擦拭玻璃的窸窣声,交织成一曲青春奉献的序曲。他们分工协作,将每一扇窗擦得透亮,让阳光毫无阻碍地拥抱老人的房间;把杂物归置整齐,让居所满溢清爽;连墙角缝隙的灰尘都细心清扫。汗水浸湿衣衫,却浇不灭他们的热忱 —— 这份细致,不仅是对环境的整理,更是对老人生活尊严的守护。当窗明几净的院区展现在眼前时,整洁的不仅是空间,更是两代人心灵沟通的通道。
清扫完毕,温情互动在院区各处悄然上演。凉亭下的促膝长谈,队员们耐心倾听老人讲述岁月故事,从奋斗往昔到生活点滴,关切的询问与递上的温水,让陌生感在轻声细语中消融;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散步,聊聊庄稼长势、邻里趣事,阳光洒在一老一小的笑脸上,勾勒出代际和谐的剪影。“孩子们一来,这里亮堂多了,心里也暖烘烘的。” 老人的感慨道出了最朴素的需求 —— 陪伴,正是破解孤独的钥匙。实践团成员用青春的真诚,填补了老人情感世界的空缺,让敬老从形式走向实质。
文艺表演环节,更显精神共鸣的力量。八段锦的舒展招式,引来老人跟着比划,展现出对健康生活的共同追求;红歌联唱中,《刘海砍樵》唤起乡土记忆,《我的中国心》点燃家国情怀,而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的大合唱,更是让两代人在激昂旋律中凝聚起共同的民族情感。歌声回荡处,不仅是文艺的交融,更是青年与老者对家国的同频共振,彰显出敬老爱老背后,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与价值认同。
离别时老人 “下次一定要再来” 的叮嘱,道出了对温情的期盼。队长小张 “用真心换真心” 的感悟,揭示了敬老的本质 —— 它不是单方面的施与,而是代际间情感的双向奔赴,是青年一代对老者生命经验的尊重与传承。实践团成员的行动,恰是对传统美德的现代表达:在物质丰裕的时代,精神陪伴的价值愈发凸显;在社会快速变迁的当下,代际沟通是维系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。
此次 “三下乡” 活动,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,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。它让青年学子深刻理解:敬老爱老,是对历史的敬畏,因为每一位老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;是对未来的担当,因为每个人都会走向老年。实践团成员用青春力量践行传统美德,不仅为老人送去温暖,更在自身成长中播下责任的种子。这种传承,让 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 的理念跨越时空,在新时代焕发生机,为构建老龄化社会中的和谐图景,注入了青春动能。
通讯员:刘家骅 刘祥红 王爱然
摄影:王爱然
全站搜索